近日华东、华北、东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,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,造成北京、河北、吉林、山东等地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7月28日,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当前正处在“七下八上”防汛关键期,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树牢底线思维、极限思维,全面压实政治责任,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,盯紧守牢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盈透科技,科学调配救援力量和救灾物资,确保发生突发紧急情况后第一时间响应、第一时间处置,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。
眼下,台风“竹节草”正在向我省步步逼近,浙江省防指办已将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。面对风雨考验,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重要指示精神,树牢底线思维、极限思维,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,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,进一步落实落细各项防灾救灾措施,方能下好先手棋、打好主动仗。
此轮北方强降雨来势汹汹,水量多、强度大,破坏力强,引发了洪涝、山体滑坡、泥石流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和次生灾害。截至目前,北京极端强降雨已致30人死亡,河北滦平强降雨导致山体滑坡,造成4人遇难8人失联,多地预警齐发,华北暴雨还在持续。今年第8号台风“竹节草”也不是“善茬”。7月26日盈透科技,台风“竹节草”曾因强度持续减弱且无法达到热带低压标准,经中央气象台研判后决定停止编号。但后期随着水汽和动力条件转化,强度又逐渐增强,被恢复编号与名称,台风“竹节草”因此“复活”。气象专家预测,“竹节草”的“复活”对华东地区影响较大,未来3天,杭州湾和长江口附近沿海地区大风可达9级至10级,阵风最高可达11级至12级,甚至还可能对北方暴雨的强度和分布产生影响。
防汛防台大考面前,“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”是唯一且不变的答案。在与时间赛跑、与自然角力中,必须坚决克服侥幸心理、麻痹思想,要化被动为主动,将风险意识、问题导向、底线思维、极限思维、系统思维贯穿始终。“宁可十防九空,不可失防万一”,这是与自然灾害斗争的价值观、方法论,更是对生命负责的铁律,所锚定的是“不死人、少伤人、少损失”的目标。
在具体举措上,预警监测要“准”,密切跟踪天气变化,做好天气监测预警,“人防+技防”相互配合、深度融合;隐患排查要“细”,盯紧守牢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,加强江河、水库堤坝巡护查险和地质灾害隐患点、城市内涝隐患的排查;应急响应要“快”,“预警即命令”,要科学调配救援力量和救灾物资,及时转移涉险群众,确保发生突发紧急情况后第一时间响应、第一时间处置,避免“局部失灵”情况的发生。
闻“风”而动,闻“汛”而动,整个社会都要动起来。北京市政府发出“非必要不外出”“非必要不要求员工到岗上班”“学校停止线下教学和野外教学活动”等指引和呼吁,得到社会层面的广泛响应与配合。北京密云村民自发驾驶铲车协助消防人员解救80多名被困乡亲,也是自然灾害面前广大群众团结一致、守望互助的生动缩影。当政府科学调度、部门协同联动、社会力量主动补位、公众自觉避险配合、全民团结一心,便能织就抵御灾害的“天罗地网”。
每一次极端天气的肆虐,都是对各地治理能力与应急水平的严峻拷问,也是深挖短板、弥补欠账的契机。唯有以极限思维洞察风险,以系统观念整合资源盈透科技,以制度体系筑牢防线,以全民力量凝聚合力,方能在风雨洗礼中将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镌刻于心、实践于行。迎战极端天气,我们别无选择,必须时刻准备,全力以赴,用尽千方百计,说尽千言万语,不惜千辛万苦,也要守护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。(王彬)
申银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